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3:38    次浏览
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生活风尚,是中华民族美德的现代传承,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。家风反映了一个家庭的道德规范和为人之道。百善孝为先,做人善为首的良好家风,是和谐家庭的根基,也是文明社会的基础。我家是个四世同堂的家庭,从孝敬老人做起,坚持了“老人永远是对的”观念,养成孝敬老人的好习惯。我们虽然也已六十多岁,但用孝敬八十多岁长辈的表率行动,影响后代,是我家永远不变的规矩。我们常讲,在家不孝敬老人,在社会上就不会关爱别人。我们从日常小事做起,特别是影响第四辈。尊敬长辈,早上问好出门再见;老人上下楼,孩子主动搀扶;饭前,孩子摆好椅子;睡前,把便盆摆放老人寝室;老人生病更是尽心尽力照顾。即使对老人的一些说法有不同意见,也是笑笑,不顶撞不反驳。我们深知,家有老人,不是负担是幸福。友善待人是我家做事做人的一贯原则。我们懂得,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。儿媳山东的弟弟因尿毒症在天津做肾移植期间,我们尽量给予生活照顾。当外购肾源无望后,其父提出要为儿子捐肾,这是难得的挚爱亲情。当他筹集手术费遇到困难时,提出向我们借四、五万元,我们说:“你连肾都捐出了,不要谈借字。”我们当即给了五万元。手术后,又送去一万元。现在,儿媳的弟弟又能工作了,是亲情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。友善待人不能停留在说话和气、待人和气的一般礼节层面,一定要真诚在先,友善跟随。我们常常听说、看到现在人际关系复杂,凡事都以利益为导向,友善被人欺的现象。我们过来人尚能分辨事情,对于孙辈,则是以教育和事实引导。比如见到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,过去不成问题,现在成了议论话题。我们对六、七岁的孙辈讲,你还小,遇到情况时,当有家人在场时,再去搀扶帮助,避免出现纠纷。今年1月,我们带小孙女到云南旅游,30日那天早上,在昆明火车站等候公交车时,突然一对青年男女骑着摩托滑倒了,人摔出了十几米。我们还没反应过来,小孙女已经跑过去,搀扶那名女青年,一点也没有感到胆怯。事后,我们问她,你怎么那么快就去扶阿姨了。她笑着说:“不是您们教我的吗?”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。我们的家风就是以孝与善为轴心,让家人讲良心,守规矩,讲孝敬,善待人,学会做人做事,为建设和谐家庭、建设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我们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正能量,传承良好的家风,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。